- 三宝──别相三宝 → 三寶──別相三寶
- ◆﹝亦名別體三寶, 出釋氏要覽﹞ 謂佛法僧各各相別不同, 故名別相三寶。 〔一、 佛寶〕, 謂佛初於菩提樹下成道, 但示丈六之身, 及說華嚴經時, 現為盧舍那尊特之身, 是為佛寶。 (梵語菩提, 華言道。 梵語盧舍那, 華言淨滿。 ) 〔二、 法寶〕, 謂五時所說大乘小乘經律論藏, 是為法寶。 (五時者, 華嚴時、 鹿苑時、 方等時、 般若時、 法華涅槃時也。 ) 〔三、 僧寶〕, 謂稟佛教法, 修因得果, 即聲聞、 緣覺、 菩薩, 是為僧寶。 (聲聞因聞佛聲教而得悟道; 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而得覺悟; 菩薩,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 華言覺有情。 ) ◆﹝出華嚴隨疏演義鈔并三寶章﹞ 別相者, 謂三寶中名相各各不同, 故云別相三寶也。 〔一、 佛寶〕, 謂佛具十身名相, 差別不同, 故名佛別相也。 (十身者, 菩提身、 願身、 化身、 力持身、 相好莊嚴身、 威勢身、 意生身、 福德身、 法身、 智身也。 ) 〔二、 法寶〕, 謂佛說一大藏典, 具教法、 理法、 行法、 果法, 名相不同, 故名法別相也。 (教即經教, 理即性理, 行即行業, 果即果位也。 ) 〔三、 僧寶〕, 謂文殊、 普賢諸大菩薩乃至三賢、 十聖, 各各修證地位不同, 故名僧別相也。 (三賢者, 十住、 十行、 十回向諸位菩薩也; 十聖者, 十地菩薩也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